白色石膏像f/16,围巾f/8,背景f/5.6,黑色木雕人像f/2.8.
1.以白色石膏像的亮度订光,即以1/2秒的快门和f/16的光圈拍摄,得到图6-1,其底片密度关系如图6-8所示: 白色石膏的密度落在第V级订光点上;围巾的亮度比石膏低2级,落在第亚级上;背景比围巾低1级,落在第工级上,黑色木雕比背景低2级,落在第0级上。
因此,黑色木雕的层次在底片上已经丢失。
2.以围巾的亮度订光,即以1/2秒的快门和f/8的光圈拍摄,得到图6-2,底片密度关系如图6-9所示: 围巾的密度落在第V级订光点上;石膏的亮度比围巾高2级,落在第级上;背景落在第IV级上,木雕低2级落在第工级上。
因此,所有景物在底片上形成的密度都在底片的宽容度之内。
3.以黑色木雕的亮度订光,即以1/2秒的快门和f/2.8的光圈拍摄,得到图6-3,底片密度关系如图6-10所示: 木雕的密度落在第V级订光点上,背景落在第级上,围巾落在第I级上,石膏落在第X级上。
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景物的亮度是如何通过曝光与底片的密度相对应的。
底片到照片的放大过程中通过改变印片或放大条件,可改变照片的密度和反差,所以曝光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灵活
性
掌握了特性曲线和曝光的关系,就掌握了曝光控制的根本。专业摄影培训学院后续课程介绍的一些常见的曝光方法,可以说只是对H-D曲线以不同的角度所做的解释。